“画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”,中法文化年特别展开幕

作者:汪蒙琪摄影:成钊、李怡洁 视频:戚心茹 来源: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:2024-04-10

4月10日下午,文化校历“哲学学科周”系列活动中法文化年特别展览——笨笃(魏明德)画展“浩海无碑林”在复旦大学200号楼开展。

校党委书记裘新向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、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会长李爽授予捐赠证书。副校长陈志敏、哲学学院院长张双利、法国驻上海总领事王度(Joan Valadou)、瑞典驻上海总领事司梅(Marie-Claire Swärd Capra)在开幕式上致辞。画作创作者哲学学院教授、徐光启文明对话与交流中心主任魏明德(Benoît Vermander)与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主任沈语冰现场开展对谈。

本次展览有哪些亮点?背后又有怎么样的故事?展览开幕前,校融媒体中心记者专访了魏明德,请他分享创作经历与中国故事。

用中国画描绘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

“如果说展出画作有什么特点的话,我会说它描绘的是自我的多样性。”本次展览展出了近四十件魏明德画作,都是他过去十多年间的创作。在他看来,每个作品都是自我的一种表达方式,而自我具有多元性,包括难过、愉快,或是正在探索等不同状态。

“我会保持创作过程中的偶然性、自然性,去感受自己潜意识告诉我的事情。”作画之前,魏明德并不会考虑具体的主题,因而他的作品主题多样且不拘一格。

山水,是魏明德画作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主题。他曾在四川学习中国画,当地秀美的山川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,“我喜欢画风景,四川阿坝州等藏族地区的风景真的很美,对我影响很大。”风景之外,他也喜欢画动物,喜欢画牦牛、水牛,也画过大象、羊、马、狗等不同动物。

创作过程中,他强调事物内在的表达。“我想画出事物内在的生命力。”在他看来,画动物画的是它内在的生命力,画树也是如此,“我要画的是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。”,而这也与本次画展主题“浩海无碑林”相互呼应。

据魏明德介绍,“碑林”一词出自法国著名诗人维克多·谢阁兰(Victor Segalen)的诗集《碑林》。这次展览并没有将画作作为一组孤立的“石碑”来介绍,而是将其作为一组连续不断的“波浪”,交织在我们生活和感知的海洋中。“海是流动的,没有碑林。我想通过这个主题表达一种探索与流动。”他认为,画作并不是对现实或某个时刻的“定格”或“永恒化”,画笔的节奏就是这一流动的证明。

谈起中国哲学,他滔滔不绝

1987年,魏明德第一次来到中国。“当时我不会说中文,但正好有机会欣赏书法作品,别人为我解释了作品的意思——‘风林火山’,出自《孙子兵法》。”在了解书法作品的过程中,这位法国学者对书法和文言文产生了浓厚兴趣,回国后便开始钻研学习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,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开始来到中国开展学术合作。90年代初,魏明德也来到中国进行学术交流合作。

在中国期间,魏明德喜欢上了中国画,从此便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创作。“无论是书法还是中国画,一笔画完你就不可以改变,这能反映出你当时的动作,也是我之所以能画出事物变化过程的原因。”在魏明德看来,相比能一笔笔不断修改的油画,强调“一笔画”的中国画更能够捕捉创作者内心微妙的变化。在用色方面,黑色是他最常用的颜色,“传统的中国画以黑为主,道家说‘五色令人目盲’,黑色里面其实包括所有颜色。”但他也欣赏色彩丰富的敦煌壁画和民间水墨画,“我很喜欢其中的变化。”

今年初,魏明德回到法国巴黎举办了一场中国画画展,能够回到故乡与法国友人共同探讨艺术创作,让他感到舒服而快乐。“很多法国人都知道‘一笔画’这个概念。”魏明德说,上世纪20年代,不少中国画家到法国学画,同时他们也会教法国人画中国画。

谈起中国古典哲学,魏明德总是滔滔不绝。他最喜欢《诗经》至《淮南子》时期的哲学思想,认为这是最有创造力和思辨性的时代;他十分欣赏孟子,认为孟子是超越学派的代表,具有道家思想,他还用“观水有术”(出自《孟子》)作为自己的画展主题,“水是‘道’的一种符号和形象。”

在魏明德的研究领域中,“结构”是一个关键词,经典文本的修辞结构是他的研究重点。“文本通过不同的方式产生意义,一个方式是它的内容,另一个就是它的结构。”魏明德曾写过一本关于如何阅读中国经文的书,里面所谈的问题并不是经文在说什么,而是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理解它们。早期研究政治学的他,之后又转向宗教人类学,但其中不乏一致性,“无论我研究的是一个文本、一种城市规划方式,还是一种礼仪或艺术作品,我都会去理解他们的结构。”

90年代起,魏明德开始往返于台湾和四川,开展了持续十余年的田野调查。“我对凉山有很强烈的感觉,发现彝族其实有很多经文,也有自己的文字,后来我做了很多彝族经典的整理翻译工作,研究了他们的民族文化。”随着对当地的了解日益加深,魏明德的彝族朋友也慢慢变多,他不仅学会了四川话,还能说上几句彝语。此外,语言能力超群的他还掌握英语、德语、西班牙语、意大利语、中文等多国语言,但他却说“我会的不少,也会的不多。

当下跨文化交流的问题在于我们知道的太多

自2009年加入复旦,魏明德已在上海生活了15年。他笑称自己是“上海地铁专家”,地铁是他出行的第一选择。

这学期,魏明德开了三门课,既有开给研究生的专业课,也有开给本科生的入门课。他还担任复旦学院的班级导师,为本科生们答疑解惑。“我会帮他们一些小忙,但也不是很多。我会引导他们分享自己的困难和快乐,让他们彼此互相聆听,也会教他们怎样阅读一本书。”

多年来,魏明德作为复旦大学徐光启文明对话与交流研究中心主任,牵头组织了多个国际交流研讨会,致力于推动文明对话与交流互鉴,“我们希望搭建一座桥梁,以徐光启的精神共同探讨当代社会、当代哲学的问题。”

在魏明德眼中,徐光启作为科学家,始终关怀百姓,将科学研究与国家需要相结合,推动了农业等多个领域的发展。“我最佩服徐光启那种‘百科学’的精神,他有一个方向,但是他不会限制自己的领域,他知道哪里有需要,或哪里有问题。”

谈及徐光启,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,两人的故事也是中西文明对话的典范。“我们的挑战和他们的挑战刚好是相反的,那个时候(跨文化)来往太少,但现在跨文化交流的问题是我们知道的太多,有太多的偏见、偏爱,所以也会有太多的误会。”魏明德说,文明交流需要一些“空白”,通过“空白”才能探索共同的问题。

魏明德,法国籍,2009年起至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工作,担任宗教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兼任利徐学社主任,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地方宗教,多年来始终致力于研究中国经典的阅读及解释,并促进中西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对话。于2012年作为特邀研究员出访旧金山罗耀拉马利蒙特大学(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)。2016年,作为特邀教授,于巴黎高师(l’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Paris)任教。已出版或编辑了三十余本书,发表了两百余篇学术论文,在各类期刊上发表了大量文章,包括中文、英文、法文、意大利文、西班牙文和德文;指导制作了四部民族学的纪录片。除此之外,魏明德教授还是画家、诗人,尤其是对中国画情有独钟,先后在上海、法国巴黎举办个展,相关作品先后在中国美术馆、四川美术馆、美国旧金山大学等地展出。

制图:实习编辑:罗钰责任编辑:李斯嘉

相关文章

文化校历

新闻分类

推荐视频

图说复旦

新闻排行

周排行 月排行

  • 联系我们
    fudan_news@163.com
    021-65642268